合规的股票期货杠杆 阿富汗古代和中世纪简史_地区_努里斯坦人_公元前

栏目分类
炒股配资公司

你的位置:正规炒股配资_安全炒股配资门户_炒股配资公司 > 炒股配资公司 > 合规的股票期货杠杆 阿富汗古代和中世纪简史_地区_努里斯坦人_公元前

合规的股票期货杠杆 阿富汗古代和中世纪简史_地区_努里斯坦人_公元前

发布日期:2025-05-06 22:33    点击次数:145

合规的股票期货杠杆 阿富汗古代和中世纪简史_地区_努里斯坦人_公元前

内部是沙乌·舒贾·乌尔·穆尔克(Shauh Shujah Ool Moolk)宫殿的内部,他是卡布尔的前国王。/ 图片由英国图书馆提供,维基共享资源

阿富汗(意为“阿富汗人的土地”或“阿富汗土地”)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地点。

由马修·A·麦金托什(Matthew A. McIntosh)整理/审阅

公共历史学家

引言

现代阿富汗作为国家的历史始于 1880 年,当时在第二次英阿战争结束后建立了阿富汗。阿富汗曾是多个波斯帝国的一部分。其历史与该地区的其他国家,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历史密切相关。目前阿富汗地区的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前 500 年,当时该地区处于阿契美尼德帝国统治之下,尽管有证据表明,自公元前 3000 年至 2000 年之间,这片土地上就存在着高度城市化的文化。

展开剩余95%

巴克特里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500 年。印度河文明在北部延伸至阿富汗的大部分地区。公元前 330 年,亚历山大大帝及其马其顿军队在高加米拉战役中推翻阿契美尼德帝国后抵达如今的阿富汗。从那时起,许多帝国都在如今的阿富汗地区建立了首都,包括希腊 - 巴克特里亚人、贵霜人、印度 - 萨珊人、喀布尔沙希人、萨法里德人、萨曼尼德人、伽兹尼维人、古尔人、卡尔特人、帖木儿人、霍塔基人和杜兰尼人。

阿富汗(意为“阿富汗人的土地”或“阿富汗土地”)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地点。这片土地是“通往印度的门户,影响着古老的丝绸之路,它承载着从地中海到中国的贸易”。阿富汗地处许多贸易和迁徙路线之上,可以被称为“中亚的十字路口”,因为路线从中东、从印度河谷通过兴都库什山脉的山口、从远东通过塔里木盆地以及从相邻的欧亚草原汇聚于此。

阿富汗北部巴德吉斯省的阿富汗游牧民族的帐篷。大约 7000 年前,阿富汗出现了早期的农民村落。/ 照片由一等军士长马克·奥唐纳(Petty Officer 1st Class Mark O’Donald)提供,维基共享资源

伊朗语系是由这些人的一个分支发展而来的;如今在阿富汗由普什图族人使用的普什图语是东伊朗语系的一种。埃琳娜·E·库兹米娜(Elena E. Kuz’mina)认为,阿富汗伊朗语游牧民族的帐篷是从青铜时代欧亚草原带的轻型表面房屋发展而来的。

阿富汗的伊斯兰征服影响了阿富汗的文化,其前伊斯兰时期的琐罗亚斯德教、佛教和印度教的过去早已消失。

米尔维斯·霍塔克(Mirwais Hotak)随后是艾哈迈德·沙·杜兰尼(Ahmad Shah Durrani),他们在公元 18 世纪初统一了阿富汗部落,并建立了最后一个阿富汗帝国。阿富汗居住着许多不同民族:普什图人、塔吉克人、哈扎拉人、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艾马克人、帕什艾人、俾路支人、帕米尔人、努里斯坦人等。

古代时期

公元前 500 年左右的摩揭陀国,包括犍陀罗和迦摩缕波地区。/ 地图由 Avantiputra7 绘制,维基共享资源

犍陀罗王国(约公元前 1500 年 - 公元前 535 年)

犍陀罗地区以白沙瓦谷地和斯瓦特河谷为中心,尽管“大犍陀罗”的文化影响力延伸到印度河对岸的塔克西拉地区(位于波托哈尔高原)以及西至阿富汗的喀布尔和巴米扬山谷,北至喀喇昆仑山脉。

迦摩缕波王国(约公元前 1200 年 - 公元前 299 年)

迦摩缕波人 / 阿湿波人(Kambojas/Aśvakans)是一个伊朗 / 努里斯坦群体,居住并统治着兴都库什地区。

迦摩缕波的一个首都是拉贾普拉(今拉贾乌里),而主要的心脏地带首都是迦比施(今卡皮萨)。迦摩缕波地区经历了许多时期并不断发展。从吠陀时代的摩揭陀国时代(梵文文献)到琐罗亚斯德教时期以及佛教时期(巴利文文献)。佛教传统将这一地区称为迦比施。关于迦摩缕波人的最后记载是在 10 世纪末,当时他们入侵印度并建立了迦摩缕波 - 波罗王朝。

当亚历山大大帝入侵中亚时,迦摩缕波人与他发生了冲突。马其顿征服者迅速解决了大流士的安排,在推翻阿契美尼德帝国后,他冲进了如今的阿富汗东部和巴基斯坦西部。在那里,他遭遇了来自迦摩缕波阿斯帕西奥伊人和阿萨肯尼部落的抵抗。兴都库什地区居住着迦摩缕波人,这一地区经历了许多统治,如吠陀时代的摩揭陀国、巴利文的迦比施、希腊 - 印度人、贵霜人、犍陀罗人、波斯斯坦,如今被分为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部。

迦摩缕波人的后代大多融入了新的身份,然而,一些部落至今仍保留着祖先的名字。据说尤素夫扎伊普什图人是迦摩缕波时代的埃萨普扎伊人 / 阿湿波人。努里斯坦的科姆 / 卡莫兹人保留了他们的迦摩缕波名字。努里斯坦的阿什昆人也保留了阿湿波人的名字。雅什昆 - 辛纳达尔人是另一个保留迦摩缕波阿湿波人名字的群体。旁遮普的迦摩缕波人是另一个仍然保留这个名字的群体,但他们已经融入了新的身份。

米底人

关于米底王国的范围,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例如,根据恩斯特·赫尔茨菲尔德(Ernst Herzfeld)的说法,它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从安纳托利亚中部延伸到巴克特里亚,直到如今印度的边境。另一方面,海伦·桑西斯 - 韦尔登堡(Heleen Sancisi-Weerdenburg)坚持认为,关于米底帝国的存在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它是一个不稳定的国家形态。尽管如此,如今阿富汗的地区在短时间内曾处于米底统治之下。

阿契美尼德帝国

公元前 500 年左右,阿契美尼德帝国的阿拉科西亚、阿利亚和巴克特里亚是如今阿富汗的大部分地区。/ 通过维基共享资源的图片

阿富汗在被波斯大流士一世征服后归属于阿契美尼德帝国。该地区被划分为几个省份,称为行省,每个行省都由一位总督,或称行省长官统治。这些古老的行省包括:阿利亚:阿利亚地区被山脉与东部的帕罗帕米萨代、西部的帕提亚以及北部的马尔吉亚纳和希尔卡尼亚隔开,而南部则与卡曼尼亚和德拉尼亚尼亚隔着一片沙漠。它被托勒密和斯特拉波以非常详细的方式描述,根据这些描述,它几乎对应于如今阿富汗的赫拉特省;阿拉科西亚,对应于如今的坎大哈、拉什卡尔加和奎达。阿拉科西亚西临德拉尼亚尼亚,北临帕罗帕米萨代(即犍陀罗),东临帕罗帕米萨代,南临格德罗西亚。

阿拉科西亚的居民是伊朗民族,被称为阿拉科西亚人或阿拉科提人。据推测,他们的民族名称为帕克提亚人,这个名字可能与普什图族(Pashtun)部落的民族名称有关;巴克特里亚位于兴都库什山脉以北、帕米尔山脉以西和天山山脉以南,阿姆河从中部向西流过(巴尔赫);萨塔吉迪亚是阿契美尼德帝国最东端的地区,根据希罗多德的说法,它是帝国第七税务区的一部分,与犍陀罗人、达迪卡人和阿帕里塔人一起。据信它位于苏莱曼山脉以东,直到印度河,在班努盆地一带(加兹尼);犍陀罗对应于如今的喀布尔、贾拉拉巴德和白沙瓦。

亚历山大和塞琉古王朝

公元前 330 年,亚历山大大帝在高加米拉战役中击败波斯的达里乌斯三世一年后抵达阿富汗地区。他的军队在阿富汗部落地区遭遇了非常强烈的抵抗,据说他曾评论阿富汗“容易进入,难以离开”。尽管亚历山大在阿富汗的远征时间很短,但他留下的希腊文化影响持续了数个世纪。

该地区建造了几个名为“亚历山大”的伟大城市,包括:阿利亚的亚历山大(如今的赫拉特);塔纳克河畔的亚历山大(靠近坎大哈);高加索的亚历山大(靠近贝格拉姆,在阿卜杜拉堡);最后是亚历山大城(靠近科延德),位于北部。亚历山大死后,他松散连接的帝国被分割。塞琉古,亚历山大远征期间的马其顿军官,宣布自己是自己的塞琉古帝国的统治者,该帝国也包括如今的阿富汗。

孔雀王朝

阿富汗洛加尔省梅斯艾纳克新发掘的佛教佛塔。类似的佛塔也在邻近的加兹尼省被发现,包括在北部的萨曼甘省。/ 照片由杰罗姆·斯塔基(Jerome Starkey)提供,维基共享资源

该领土归属于孔雀王朝,由旃陀罗笈多·孔雀领导。孔雀王朝进一步巩固了印度教,并将佛教引入该地区,并计划占领更多的中亚领土,直到他们面临当地的希腊 - 巴克特里亚军队。据说塞琉古通过与旃陀罗笈多联姻并赠送 500 头大象,达成了和平条约,将兴都库什山脉以南的领土控制权交给了孔雀王朝。

亚历山大从印度 - 雅利安人手中夺走了这些地方,并建立了自己的定居点,但塞琉古尼卡托尔将它们交给了桑德罗科托斯(旃陀罗笈多),作为联姻和交换 500 头大象的条件。——斯特拉波,公元前 64 年 - 公元 24 年

在与亚历山大的将军们交战后,一头巨大的野象主动出现在他面前,仿佛被驯服了一样,载着他穿过战场,成为他的战争向导,在战场上格外引人注目。桑德罗科托斯就这样获得了王位,统治着印度,而塞琉古正在为未来的伟大事业奠定基础;在与他结盟并安排好东方事务后,塞琉古加入了对抗安提柯的战争。因此,当所有盟友的力量联合起来后,一场战斗爆发了,安提柯被杀,他的儿子德米特里被击退。——朱尼安努斯·贾斯廷努斯巩固了西北部的权力后,旃陀罗笈多向东推进,对抗难陀帝国。阿富汗重要的古代有形和无形佛教遗产通过广泛的考古发现被记录下来,包括宗教和艺术遗迹。据称佛教教义甚至在佛陀(公元前 563 年至公元前 483 年)在世期间就已传播到巴尔赫,如玄奘所记录的。

在此背景下,玄奘记录的一个传说提到佛陀的前两位在家弟子,即塔普萨和巴利卡,他们负责将佛教引入该国。最初,这两人是巴利卡王国的商人,巴利卡或巴利卡这个名字可能暗示了与该国的关联。他们前往印度进行贸易,并恰好在佛陀刚刚证悟时到达菩提伽耶。

古典时期(约公元前 250 年 - 公元 565 年)

希腊 - 巴克特里亚王国

公元前 180 年左右希腊 - 巴克特里亚王国的大致最大范围,包括西部的塔普里亚和特拉克西安地区,北部的索格迪亚和费尔干纳地区,南部的巴克特里亚和阿拉科西亚地区。/ 通过维基共享资源的地图

希腊 - 巴克特里亚王国是一个希腊化王国,公元前 250 年左右,巴克特里亚(以及可能周围的省份)的总督狄奥多托斯一世脱离塞琉古帝国而建立。

希腊 - 巴克特里亚王国一直持续到公元前 130 年左右,当时欧克拉提德一世的儿子,国王赫利奥克勒斯一世被来自东方的月氏部落击败并赶出巴克特里亚。月氏人现在完全占领了巴克特里亚。据信欧克拉提德的王朝继续统治喀布尔和高加索的亚历山大城,直到公元前 70 年,国王赫尔马尤斯也被月氏人击败。

印度 - 希腊王国

德米特里一世的继承人之一,米南德一世,在公元前 165 年至公元前 130 年间将印度 - 希腊王国(在巴克特里亚沦陷后与希腊化世界其他地区隔绝)推向鼎盛,将王国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领土扩张到比德米特里时期更大的规模。米南德去世后,印度 - 希腊人逐渐衰落,最后的印度 - 希腊国王(斯特拉托二世和斯特拉托三世)在公元 10 年左右被击败。印度 - 希腊王国被印度 - 塞西亚人所取代。

印度 - 塞西亚人

比马兰神盒,描绘了佛陀被梵天(左)和帝释天(右)环绕,是在一个装有阿泽斯硬币的佛塔内发现的。/ 照片由大英博物馆提供,维基共享资源

印度 - 塞西亚人是塞西亚人(斯基泰人)的后裔,他们从南西伯利亚迁徙到巴基斯坦和阿拉科西亚,时间从公元前 2 世纪中叶到公元前 1 世纪。他们取代了印度 - 希腊人,统治着一个从犍陀罗延伸到马图拉的王国。公元 2 世纪,塞西亚人在被南印度的萨塔瓦哈纳王朝的皇帝高塔米普特拉·萨塔卡尼击败后,其统治者的权力开始衰落。后来,印度 - 塞西亚王国在 4 世纪被笈多帝国的旃陀罗笈多二世从东印度完全摧毁。

印度 - 帕提亚人

印度 - 帕提亚王国由贡多法里德王朝统治,以同名的第一位统治者贡多法罗斯命名。他们在公元 1 世纪前后统治着如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的部分地区。在其大部分历史中,主要的贡多法里德国王将塔克西拉(如今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作为他们的居住地,但在他们存在的最后几年里,首都一直在喀布尔和白沙瓦之间转移。

这些国王传统上被称为印度 - 帕提亚人,因为他们的硬币常常受到阿萨西德王朝的启发,但他们可能属于一个更广泛的伊朗部落群体,这些部落居住在帕提亚本土以东,而且没有证据表明所有采用贡多法罗斯这一头衔的国王,意为“荣耀的持有者”,彼此之间有任何亲属关系。基督教文献声称,使徒圣多马——一位建筑师和熟练的木匠——在国王贡多法罗斯的宫廷中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为国王在塔克西拉建造了一座宫殿,并在离开前往印度河谷,最终乘船抵达马拉巴尔海岸之前,为教会任命了领导人。

贵霜人

根据拉巴塔克铭文,贵霜领土(实线)和卡尼什卡统治下贵霜领土的最大范围(虚线)。/ 由 PHGCOM 绘制的地图,维基共享资源

贵霜帝国在公元 1 世纪中叶左右,由他们的第一位皇帝丘就却的领导下,从巴克特里亚(中亚)扩张到次大陆的西北部。他们来自一个说印欧语系语言的中亚部落,称为月氏人,其中一支被称为贵霜人。到了他的孙子,伟大的卡尼什卡统治时期,帝国扩展到包括阿富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次大陆北部的大部分地区,至少远至靠近瓦拉纳西(贝拿勒斯)的舍卫城和鹿野苑。

皇帝卡尼什卡是佛教的伟大赞助者;然而,随着贵霜人向南扩张,他们后来硬币上的神祇开始反映出其新的印度教多数派。

他们在将佛教引入次大陆并传播到中亚和中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学家文森特·史密斯(Vincent Smith)曾这样评价卡尼什卡:

他在佛教历史上扮演了第二个阿育王的角色。

贵霜王子,据说是胡维什卡,向菩萨捐赠。/ 照片由 sailko 提供,维基共享资源

该帝国将印度洋的海上贸易与丝绸之路的商业通过印度河谷联系起来,鼓励了长距离贸易,特别是中国和罗马之间的贸易。贵霜人带来了新的趋势,推动了正在兴起并蓬勃发展的犍陀罗艺术,这种艺术在贵霜统治时期达到了顶峰。

H.G. 罗林森评论道:

贵霜时期是笈多时代的一个合适的前奏。

到了 3 世纪,他们在印度的帝国开始瓦解,他们最后一位已知的伟大皇帝是婆苏提婆一世。

萨珊王朝

在贵霜帝国的统治结束后,萨珊王朝——正式名称为伊朗人帝国——是伊斯兰教兴起前波斯帝国的最后一个王国。它以萨珊家族命名,统治时间从公元 224 年到 651 年。大约在公元 325 年,沙普尔二世在与贵霜 - 萨珊王国的对抗中重新占据了上风,并控制了如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地区的大片领土。由于沙普尔一世将他的权威向东扩展到阿富汗,许多现代阿富汗地区成为了萨珊帝国的一部分,而此前独立的贵霜人被迫接受了他的宗主权。

然而,大约在公元 370 年,即沙普尔二世统治末期,萨珊王朝失去了对巴克特里亚的控制,将其让给了来自北方的入侵者。这些入侵者包括基达里特人、赫普塔利特人、阿尔乔恩匈奴人和内扎克人:统治阿富汗的四个胡纳部落。这些入侵者最初发行的硬币是基于萨珊设计的。

胡纳人

胡纳人是中亚部落的一个群体。四个胡纳部落征服并统治了阿富汗:基达里特人、赫普塔利特人、阿尔乔恩匈奴人和内扎克人。

基达里特人是一个游牧部落,是阿富汗四个胡纳部落中的第一个。他们被认为起源于中国西部,并在 4 世纪下半叶的大迁徙中抵达巴克特里亚。

毗湿奴尼科洛印章,上面描绘了毗湿奴和一位崇拜者(可能是米赫拉库拉),公元 4 - 6 世纪。上面的草书巴克特里亚文铭文写着:“米赫拉、毗湿奴和湿婆”。/ 照片由大英博物馆提供,维基共享资源

阿尔乔恩人是统治阿富汗的四个胡纳部落之一。胡纳人或胡纳部落,通过开伯尔山口,于 5 世纪末或 6 世纪初进入印度,并成功占领了远至厄兰和考沙姆比的地区,极大地削弱了笈多帝国。公元 6 世纪的罗马历史学家普罗科皮乌斯(Procopius of Caesarea,《战争史》第一卷,第三章)将欧洲的匈奴人与征服萨珊王朝并入侵印度西北部的白匈奴人联系起来,称他们同属一族,但他在对比匈奴人和白匈奴人时指出,白匈奴人是定居的、白皮肤的,并且拥有“并不丑陋”的特征。宋云和惠政曾拜访白匈奴游牧民族首领在巴达赫尚的夏宫,后来又拜访了他在犍陀罗的居所,他们观察到白匈奴人不信奉佛教戒律,崇拜众多神灵。

赫普塔利特人(或称埃夫塔利特人),也被称为白匈奴人,是阿富汗四个胡纳部落之一,是中亚的一个游牧部落联盟。白匈奴人在公元 5 世纪上半叶已经在如今的阿富汗地区定居。在匈奴军事领袖托拉马纳的领导下,他们占领了巴基斯坦北部和北印度地区。托拉马纳的儿子米赫拉库拉,是一位湿婆教印度教徒,他向东部靠近帕特利普特拉和中部印度的瓜廖尔地区推进。据玄奘叙述,米赫拉库拉对佛教徒进行了无情的迫害,并摧毁了寺院,尽管关于其真实性存在争议。6 世纪,印度的国王雅苏德哈曼(马尔瓦)和纳拉辛哈古普塔击败了匈奴人。其中一些人被赶出了印度,另一些人则融入了印度社会。

内扎克人是统治阿富汗的四个胡纳部落之一。

中世纪时期(公元 565 年 - 1504 年)

公元 7 世纪该地区的地图。/ 通过维基共享资源的图片

概述

从中世纪到大约公元 1750 年,阿富汗东部被认为是印度的一部分,而其西部地区则被包括在呼罗珊。呼罗珊的四个主要首都中的两个(巴尔赫和赫拉特)如今位于阿富汗。坎大哈、加兹尼和喀布尔这些国家构成了呼罗珊和印度河之间的边境地区。这片土地,居住着阿富汗部落(即普什图人的祖先),被称为阿富汗,大致覆盖了从兴都库什山脉到印度河之间的广阔区域,主要围绕苏莱曼山脉。

“阿富汗”(“Abgân”)这个名字最早被提及是在公元 3 世纪萨珊王朝的沙普尔一世时期,后来在公元 6 世纪吠陀天文学家瓦拉哈米希拉的《布里哈特 - 桑希塔》中以“Avagānā”的形式被记录下来。它被用来指代一个共同的传奇祖先,即以色列国王扫罗的孙子“阿富汗纳”。

中国朝圣者玄奘在公元 630 年至 644 年间多次访问阿富汗地区,也提到了他们。许多如今说突厥语的阿富汗人的祖先定居在兴都库什地区,并开始融入已经在那里存在的普什图部落的文化和语言。其中就有如今被称为吉尔扎伊的哈拉杰人。

喀布尔沙希王朝

印度教沙希王朝的硬币,后来启发了中东的阿拔斯王朝硬币。/ 照片由 Uploadalt 提供,大英博物馆,维基共享资源

喀布尔沙希王朝从公元 3 世纪贵霜帝国衰落到公元 9 世纪初统治着喀布尔谷地和犍陀罗。沙希王朝通常被分为两个时期:佛教沙希和印度教沙希,其转变被认为大约发生在公元 870 年左右。

从公元 565 年到 670 年,当首都位于卡皮萨和喀布尔,后来的新首都为乌达班达普拉(也被称为洪德)时,这个王国被称为喀布尔沙汉或拉特贝尔沙汉。

在拉吉普特统治者贾亚帕拉(Jayapala)的统治下,印度教沙希王朝以其在如今阿富汗东部地区对抗伽兹尼维人的斗争而闻名。贾亚帕拉看到了伽兹尼维人联合起来的危险,并在塞布克廷和他儿子马哈茂德统治时期两次入侵他们的首都伽兹尼,这引发了穆斯林伽兹尼维人和印度教沙希王朝之间的斗争。然而,塞布克廷击败了他,迫使他支付赔偿金。贾亚帕拉未能支付赔偿金,再次走向战场。然而,贾亚帕拉失去了整个喀布尔谷地和印度河之间的地区。

在斗争开始之前,贾伊帕尔在旁遮普地区集结了一支庞大的旁遮普印度教徒军队。当贾伊帕尔前往旁遮普地区时,他的军队扩充到 10 万骑兵和无数步兵。据费里斯塔(Ferishta)记载:

“两军在卢姆加恩边境相遇,苏布克图金登上一座山丘,俯瞰贾伊帕尔的军队,其规模犹如无边无际的海洋,数量犹如荒野中的蚂蚁或蝗虫。但苏布克图金自视为即将攻击羊群的狼:因此,他召集各位将领,鼓励他们追求荣耀,并向他们下达了各自的命令。尽管他的士兵人数不多,但被分成每队 500 人的小队,分别攻击印度教军队的同一点,使其不断遭遇新的部队。”

然而,这支军队在与西部军队的战斗中毫无希望,尤其是面对年轻的伽兹尼的马哈茂德。公元 1001 年,苏丹马哈茂德刚刚掌权,忙于应对兴都库什山脉北部的喀喇汗朝,贾伊帕尔再次入侵伽兹尼,并在如今白沙瓦附近被强大的伽兹尼维军队击败。白沙瓦战役后,他因被认为给沙希王朝带来了灾难和耻辱而自杀。

贾伊帕尔之后,他的儿子阿难陀帕拉(Anandapala)继位,他以及沙希亚王朝的后代继续参与了对抗伽兹尼维人推进的多次战役,但都未能成功。印度教统治者最终将自己流放到了克什米尔的西瓦利克山脉。

伊斯兰征服

公元 642 年,拉什德伦阿拉伯人在击败萨珊王朝和拜占庭人后,征服了西亚洲的大部分地区,他们从西部的赫拉特城进入新城市,传播了伊斯兰教。当时阿富汗有多个不同的独立统治者,具体取决于地区。阿布·哈尼法(Abū Ḥanīfa)的祖先,包括他的父亲,都来自喀布尔地区。

早期的阿拉伯军队由于山区部落的袭击,并没有完全探索阿富汗。该国的东部大部分地区仍然独立,属于喀布尔和犍陀罗的印度教沙希王朝,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穆斯林萨法里德王朝的军队随后被伽兹尼维人征服。

搭载着伊斯兰旗帜的阿拉伯军队于公元 642 年从西方出发,击败了萨珊王朝,随后他们信心满满地向东进军。在阿富汗地区的西部边缘,赫拉特和西斯坦的王子们屈服于阿拉伯总督的统治,但在东部,山区的城市虽然投降,但随后又发动叛乱,那些仓促皈依的人在军队离开后又回归了他们的旧信仰。然而,阿拉伯统治的严酷和贪婪引发了如此多的动荡,以至于当哈里发的权力逐渐衰落时,本土统治者再次确立了他们的独立。在这些统治者中,西斯坦的萨法里德王朝在阿富汗地区短暂地闪耀了一阵。这个王朝的狂热创始人,波斯人雅库布·本·莱斯·萨法里,于公元 870 年从他的首都扎兰季出发,穿过博斯、坎大哈、伽兹尼、喀布尔、巴米扬、巴尔赫和赫拉特,以伊斯兰的名义进行征服。

南希·哈奇·杜普里,1971 年

伽兹尼维王朝

伽兹尼维王朝从阿富汗东部的伽兹尼城统治。从公元 997 年到他于 1030 年去世,马哈茂德·伽兹尼将曾经的省级城市伽兹尼变成了一个富裕的首都,这个庞大的帝国覆盖了如今阿富汗、伊朗东部和巴基斯坦的大部分地区。马哈茂德巩固了他前任的征服成果,伽兹尼城不仅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文化中心,而且也是频繁入侵印度次大陆的基地。纳希尔汗人直到苏联入侵一直是卡尔提人的王子。

古尔王朝

伽兹尼维王朝于 1148 年被来自古尔的古尔人击败,但伽兹尼的苏丹们一直作为“纳希尔”居住在伽兹尼,直到 20 世纪初。他们直到大约 500 年后,当吉尔扎伊霍塔克人掌权时,才重新获得了曾经庞大的权力。在沙赫穆罕默德二世(Shah Muhammad II)于公元 1205 年征服整个波斯之前,各种王子和塞尔柱统治者一直试图统治这个国家的部分地区。到了公元 1219 年,这个帝国被成吉思汗领导的蒙古人征服。

蒙古入侵

蒙古的入侵和征服严重地使阿富汗的大部分地区人口减少。/ 通过维基共享资源的地图

公元 1221 年,蒙古人在击败花剌子模军队后入侵阿富汗。蒙古入侵产生了长期的后果,阿富汗的许多地区从未从这场浩劫中恢复过来。城镇和村庄比游牧民族遭受的损失要大得多,因为游牧民族能够避免袭击。定居者维护的灌溉系统的破坏导致国家的重心向山区转移。巴尔赫城被摧毁,甚至在 100 年后,伊本·白图泰仍然将其描述为一座仍然处于废墟中的城市。当蒙古人追击札兰丁·明布尔努的军队时,他们围攻了巴米扬城。在围攻期间,一名守军的箭杀死了成吉思汗的孙子穆图坎。

蒙古人为了报复,夷平了这座城市,并屠杀了其居民,其遗址被称为“尖叫之城”。位于肥沃山谷中的赫拉特也被摧毁,但在当地卡尔特王朝的统治下得以重建。在蒙古帝国分裂后,赫拉特最终成为了伊利汗国的一部分,而从喀布尔经伽兹尼到坎大哈的巴尔赫地区则归属于察合台汗国。兴都库什山脉南部的阿富汗部落地区通常要么与北印度的卡尔吉王朝结盟,要么保持独立。

帖木儿王朝

帖木儿(即帖木儿大帝)将该地区的大部分地区纳入了他庞大的帖木儿帝国。赫拉特城成为了他帝国的首都之一,他的孙子皮尔·穆罕默德(Pir Muhammad)占据了坎大哈的席位。帖木儿重建了被他早期祖先摧毁的阿富汗大部分基础设施。在他的统治下,该地区取得了进步。帖木儿王朝的统治始于 16 世纪初,随着巴布尔在喀布尔的崛起,一个新的统治者开始出现。帖木儿,成吉思汗的后裔,建立了一个横跨俄罗斯和波斯的庞大新帝国,他从位于如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首都统治这个帝国。公元 1381 年,帖木儿征服了赫拉特,他的儿子沙赫·鲁赫(Shah Rukh)于公元 1405 年将帖木儿帝国的首都迁至赫拉特。帖木儿人是一个突厥民族,他们将中亚的突厥游牧文化带入了波斯文明的轨道,使赫拉特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文化和教养的城市之一。

这种中亚和波斯文化的融合是未来阿富汗的一个重要遗产。在沙赫·鲁赫的统治下,这座城市成为了帖木儿文艺复兴的中心,其辉煌程度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佛罗伦萨相媲美,作为文化复兴的中心。一个世纪后,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皇帝访问了赫拉特,并写道:“整个可居住的世界都没有像赫拉特这样的城市。”在接下来的 300 年里,东部阿富汗部落定期入侵印度,创造了庞大的印阿帝国。公元 1500 年,巴布尔被赶出了他在费尔干纳谷地的家园。到了 16 世纪,阿富汗西部再次被萨法维王朝统治下的波斯统治。

维基百科发布合规的股票期货杠杆

发布于:浙江省

上一篇:股票配资炒股网 中科软(603927.SH):携手神州鲲泰打造基于DeepSeek的“中科文澜MaaS”平台与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软件

下一篇:哪些股票配过股 短中期美债收益率跌超9个基点,特朗普衰退“预判”引发主权债避险需求

Powered by 正规炒股配资_安全炒股配资门户_炒股配资公司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